---★ 图文分解步骤 ★---
在右边画上梯子一样的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偏上方的位置加上纪念碑装饰,写上南京大屠杀的时间:1937。12.13-1938.1~
右边一个女孩扎着两个丸子头坐在爸爸的肩头,父女二人手总挥动着旗子。身后修饰上植物叶子,右侧空白处写上标题: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并画上标题框~
上方修饰上波浪线和飞鸟~
女孩的衣服和旗子涂色,纪念碑用深灰色和浅灰色上色~
给爸爸的衣服涂上蓝灰色,植物叶子用绿色修饰,上方波浪线内涂上蓝色天空~
马克笔色号参考~
标题框内用棕色修饰最后在空白处画上线格~
南京大属杀手抄报资料:铁证
日军旗帜记录南京屠城史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再次获赠200多件(套)文物史料及书画作品。其中,侵华日军十六师团一面载有侵占南京并进行屠杀的国旗、建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慰安所照片、目击南京大屠杀的老兵遗信、带血军刀等文物史料,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暴行再添新的铁证。据悉,迄今为止,纪念馆在全世界已征集各类藏品15万余件,其中文物达2.5万余件,已有3300多件文物展出。
铁证1:日军军旗 军旗上写着"南京扫荡战 哈尔滨市民张广胜昨天捐赠了5件珍贵文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南京入城日本旗。旗上详细记录了他从日本到中国参加侵华战争,从天津塘沽港登陆作战开始,由上海进攻南京,然后参加台儿庄会战,经过几千公里,历时二年的侵略经历。旗子最正中的显著位置,用毛笔档书写的“南京入城"四个大字,旁边注"南京城内扫荡战参加"字样,标注确切的时间为“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也就是1937年12月14日。
旗子上密密麻麻但清晰可辨的文字不光记载了日军在侵占南京并入城的时间,还包括日军占领各城市及入城时间,常州、丹阳、镇江、句容等地的占领时间都在上面,与南京大屠杀的凶手之一十六师团的侵华路线一致。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认为,这面旗子上书写的"南京城内扫荡战”中的"扫荡战",在日文中就有清除和杀戮的意思,可以说,这是日军侵略中国并在南京进行血腥屠杀的直接证物。
铁证2:慰安所照片 日本友人捐赠有力回击日右翼谬论 日本友好僧人一户彰晃捐赠的一批文物,主要涉及侵华日军在慰安妇这一领域的罪行包括两盒军用安全套的高仿品,以及两张慰安所的照片:一张拍摄于北京,一张拍摄于南京。拍摄于南京的这张标注为"兵站御指定将校慰安所这张照片由日本冈山一家媒体在2007年披露,照片正中是一家叫"清富士楼"慰安所的大门,从大门望去里面似乎是一座庭院,青砖瓦顶石灰墙,典型的传统民国民居建筑。这张照片是由侵华日军南京兵站的一名卫生伍长坂本多喜二拍摄的,拍摄时间是在1938年1月。
铁证3:老兵家书 详细描写日军屠城暴行搜集者屡受右翼恐吓 曾向纪念馆多次捐赠文物史料的日本友人大东仁带来6件文物史料:1937年12月12日版东京朝日新闻》关于南京沦陷的报道反映南京沦陷时日本靖国神社和日军在南京情况的 《祝贺攻陷南京的靖国神社明信片》、《攻陷南京的明信片》记载1940年居住在南京的日本石川县出生者名录《南京石川县人会名簿》;介绍日军侵略南京的电影《南京》宣传单等。
朱成山说,这部电影《南京》反映了1937年日军入城及日军攻占南京后城内的情况,由日本于1937年拍摄、1938年编辑,是日本对国民进行虚假、欺骗宣传的电影,此次捐赠的《南京》电影宣传单,在纪念馆史料收藏上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