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手抄报

下载打印稿
* 下载完后,可以直接用于打印,支持A3、A4打印尺寸。

先用勾线笔写上主题:元旦快乐~

主题的两侧画上开满梅花的树枝,挂上红灯笼~

下面画一个萌萌的小猪趴在福袋中~

给福袋画上绳子装饰,周围散落着闪闪发光的金元宝~

在福袋的两侧来画上边框~

开始涂色,将主题、红红灯笼、小猪福袋等元素涂色喜庆的颜色~

然后给梅花树枝也涂色~

将手抄报的四周描上红边,边框涂色~

最后画上线格,元旦手抄报完成啦~

/// 文字素材 ///

中国元旦起源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声明:部分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下线。

更多推荐